新思想的伟力 | 培养高质量影视人才的现实需要与实践路径

作者:蒋潇洋 来源:福建日报 日期:2023-09-21 人气:2510


近年来,国内影视产业蓬勃发展,影视工作者创作热情高涨,可谓精品频出,佳作不断,但也面临着高质量人才结构不合理、不稳定、不协调,局部范围内某个方面人才严重短缺等潜在问题。如何高质量培养新时代的优秀影视人才,造就一批德艺双馨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,是当务之急,也是影视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强调的,要坚持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,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。

高质量培养新时代影视人才的现实需要

繁荣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需要。二十大报告指出:“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,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,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。”当前文化产业正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,而影视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,无论是从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来看,其在文化产业大阵营中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。影视产业的发展,需要优秀人才的支撑,培养新时代的优秀影视人才,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对影视人才的需求,是繁荣我国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必然要求。

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、影响力的需要。二十大报告指出:“坚守中华文化立场,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,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,讲好中国故事、传播好中国声音,展现可信、可爱、可敬的中国形象。”近年来,一大批优秀影视作品输出海外,传播方式实现了从“借船出海”到“造船出海”的跨越,国际传播效果日益增强,影响力不断提升。在内容为王的时代,优秀影视作品成功出海的背后,是大批影视工作者对“打造优质内容,突出创新表达”的追求与坚守。培养新时代的优秀影视人才,创作并传播一大批思想精深、艺术精湛、制作精良的优秀影视作品是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,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,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,深化文明交流互鉴,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的题中应有之义。

新时代讲好“大思政课”的需要。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,习近平总书记提出“大思政课”理念,强调“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,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”。这就要求高校讲好“大思政课”,要从过去仅仅使用教材、书本和文件等有限资源的方式,转变为更广泛地聚集、整合和优化各个领域的丰富教学资源,从而更贴近教育对象的需求,帮助学生在思想品德发展方面取得更好的效果。影视艺术作为深受大众喜爱的艺术形式,其深入人心的影响力,悄无声息地塑造和引导着人们的世界观与价值观,是“大思政课”的重要资源。培养优秀的影视人才,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、中华传统文化精髓、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等思政元素,转化为具体的影视作品,并通过故事情节、人物形象等形式进行生动呈现,为思政教育注入新的活力,是新时代讲好“大思政课”的创新途径。

读图时代媒介环境的需要。随着5G技术的成熟,移动设备的普及,智能手机摄影功能的进步,视觉化社交媒体的兴起,“读图时代”已然到来。读图时代强调通过图像来传递信息、表达思想和呈现故事,而影视作为一门以图像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艺术,与读图时代的特点高度契合。在读图时代,影视内容创作成为各种平台和渠道的核心竞争力。从电影电视到新媒体社交平台,从在线教育到娱乐产业,都需要影视人才来制作各种类型的视觉内容。影视人才在读图时代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,他们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技能和创作能力,还需要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与社会责任感,确保作品对社会和观众产生积极的影响。

服务新福建建设、促进福建文旅经济发展的需要。福建省委、省政府高度重视文旅经济发展,将文旅经济列为福建“四大经济”之一,作为福建发展的比较优势所在,未来增长点所在。《福建省“十四五”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专项规划》提出,要做优做强文化优势产业,推动影视、传媒等重点文化产业提质增效,建强人才队伍。影视人才在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、宣传地方形象以及创新文化创意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。高质量培养新时代影视人才,能够为福建的经济增长、文化传承和国内外影响力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持,是新福建文旅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。

高质量培养新时代影视人才的实践路径

把立德树人作为影视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。在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的过程中,坚持立德树人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。新时代,影视工作者肩负着繁荣社会主义文化、传播中国声音的重要使命。在培养影视人才过程中,要让影视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,同频共振,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和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。

聚焦“堵点”“痛点”,开展影视人才培养方案改革。高校是开展影视教育和培养影视人才的主要阵地,目前还存在着专业发展缺乏特色、教学主体地位不突出、实践教学比例偏低等问题。要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,着力提升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和契合度。充分挖掘区域的影视教育发展资源,形成专业发展特色,要为影视作品打上地域烙印,注入文化内涵。福建“福”文化资源优势明显,在课程设计中融入与“福”文化相关的教学内容,让学生了解“福”的底色和本义,理解“对美好生活的向往”的深刻内涵,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。在此基础上,围绕“福”文化的精神内涵和物质载体,创作出更多富有福建特色的影视作品。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,加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,加大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的比例。组织开展“一生一品”活动,加重毕业设计在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分量,以生产影视精品为目标,注重对优秀的影视作品前期的孵化与培育。

建设影视现代产业学院,开启协同育人新模式。要建设高质量的影视现代产业学院,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进程,为国家培养更多新时代影视产业所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。影视人才的培养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,还要强调实践性与创造性,注重将电影和电视制作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。因此,影视教育需要放置于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中考量,需要政府、高校、企业多方协同育人的机制体制予以支持。随着国家产教融合以及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相关支持政策出台,加速了现代产业学院育人生态的形成。通过设置影视现代产业学院,同步汇集多方办学力量,模拟行业环境,把影视传媒行业的真环境、真项目、真操作融入专业的教学与实践中。同时要将艺术教育与现代科技有机融合,致力于培养适应影视行业发展,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思维的高端现代数字影视技术创意与制作人才。

构建完善的中小学影视教育体系。影视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,不能仅局限在高校阶段。儿童时期是培养创造力、审美意识和兴趣的黄金时间,影视教育要从娃娃抓起。2018年,中央宣传部、国家教育部联合印发《关于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指导意见》指出,力争用3到5年时间,做到全国中小学影视教育基本普及。《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(2022版)》明确指出,戏剧影视类课程将纳入1~9年级学习内容,加大戏剧影视课程内容在艺术课程内容中的分量,加强戏剧影视学科讲师的培训。要把握各个年龄段学生的发展特点,循序渐进,培养学生从欣赏到表现再到创造的能力。要提高家长对影视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,形成学校、家庭、社会共同合作的局面,建立形式多样、资源丰富、常态开展的中小学影视教育工作机制。

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:“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、建设文化强国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,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。”高质量优秀影视人才的培育与养成,必将为新时代影视产业从“高原”向“高峰”的攀登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。